2007年底,正值高二的我还未放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打乱了学习进程。
我们所面临的,是在没有暖气的教室上课冻得直搓手;是在食堂打完饭刚落座,饭菜已经冰凉;是晚上在寝室,总也暖和不起来的双脚……所幸还有不到一个月,我们就要放寒假了。望着窗外的松树挂满了沉甸甸的雪花和屋檐下的冰溜子,总是有盼头的。
山上的同学就比较惨了,水管被冻上还可以取雪水用,山路被封,才是最要命的!学生打电话回家,说每餐只给半碗米饭,菜也少,每天饿肚子……家长心疼坏了,自发组织了团队,集中了粮食,叫了一辆卡车,待走到山脚下的时候,看到了好几辆政府补给的物资车停在那,不远处,两辆挖掘机奋力地清除雪障,在茫茫的雪山下,显得无助又弱小……最后,学校师生靠着学校粮仓残存的发霉黄豆和山上村民送的存粮度过了最后一周。
都说瑞雪兆丰年,那一年雪倒是下得够大,作物收成却不大,很多不是被雪压死了,就是直接冻死了。自那年后,四季无常,春夏秋冬随机切换,看天气预报都好像假的一样,太“变态”了,不到12小时温差高达20度也快要习以为常了。
人果然是高级动物,很快适应了这样的极端天气,增减衣物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农作物却没能习惯,就像今年,年前太暖和,年后又太冷,前几天突然飙高温,冬季一秒切换夏季,家里种的菜口味不好,超市的菜价又贵得离谱……希望我们的蔬菜水果也能“与时俱进”,不再惧怕风雪,夏季炎热,当然,这就要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了。
加油,科学家们。未来可期!